《五體清文鑒》| 新中國出版史第一個獲國際獎項的辭書
翻開民族出版社的歷史,《五體清文鑒》在民族出版社乃至新中國的出版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義,創造了新中國民族出版史上的多個“第一”:新中國影印出版的第一部古代民族辭書、第一部由多民族專家共同參與發掘整理的辭書、第一部用五種語言對照出版的辭書、第一部在國內外產生重大影響的辭書、第一部獲得國際獎項的辭書。? ? ?
《五體清文鑒》
民族出版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56年,為了挖掘出版資源,民族出版社的幾位編輯室主任到故宮博物院參觀時,發現了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御制五體清文鑒》。憑借專業的學識和眼光,大家一致認為這部辭書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實用價值。辭書之前一直沒有刊印過,要發揮該辭書的作用應該公開出版。于是,大家向時任民族出版社社長的薩空了同志提出了影印出版的建議??紤]辭典卷帙浩繁、出版規模大,影印出版不但需要大量經費,而且還涉及文物保護問題,一般人做不了決定,薩空了社長便將此事直接向周恩來總理作了匯報。周總理聽了匯報后立即表示支持,并指示:“你們出吧,經費你們先墊支,以后向我報告,我給你們批?!?
《五體清文鑒》出版后在國內外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許多學術團體發來賀電和信函表示祝賀。新華社將國內外的反響匯集起來報告給了周恩來總理。周總理高興地說:“這事辦得很好,應該很好地感謝從事這項工作的同志們!”
《御制五體清文鑒》是乾隆年間官修的大型語義分類辭書,原書六函、36冊,2563頁,分為正編、補編,按卷、部、類、則進行編輯。有天、地、君、諭旨、設官、政、禮、樂、大學、武功、人、僧道、奇異、醫巫、技藝、居處、產業、火、布帛、衣飾、器皿、營造、船、車轎、食物、雜糧、雜果、草、樹木、花、鳥雀、獸、牲畜、鱗甲、蟲等共 50 部,收詞18000余個。依次列滿文詞語、藏文譯文、蒙文譯文、維吾爾譯文、漢文譯文,在藏文譯詞、維文譯詞下都標注滿文注音,其中在藏文下標注古音、今音等兩種注音,滿、蒙、漢文譯詞下沒有注音。宣紙墨筆精寫,成書年代在18世紀,未刊刻。
《御制五體清文鑒》,清乾隆年間內府精寫本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網站
這部辭書由清朝乾隆帝親自組織編纂,編纂完成后只存有三部手抄本,兩部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一部藏于倫敦大英博物館。藏于故宮博物院的兩部中,一部原藏于重華宮,另一部原藏于景陽宮,鮮為世人所知,更沒有為大眾所用。
《五體清文鑒》內文
民族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影印出版的《五體清文鑒》,與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藏本有所差別:影印時將原書名的“御制”兩字略去,在扉頁上予以保留。開本縮成16開,將原來的另頁改為另面,邊框重新描畫,去掉了騎縫上的文字,加上了阿拉伯數字頁碼??偰坑擅烤砬懊娴姆帜考糨嫸?,原來維吾爾文書名因文法上欠連貫未照印,影印時進行了譯寫。為方便讀者閱讀使用,書前有民族出版社的《出版者前言》,書后附錄了《有關<五體清文鑒>的一些歷史材料》和《一體至五體清文鑒內容比較表》?!段弩w清文鑒》的影印出版,使其從深宮走向社會,服務各民族讀者,發揮了辭書應有的作用。在民族出版事業起步階段,翻譯出版工作少有民族語言工具書可資參考,《五體清文鑒》一時成為各民族翻譯、編輯人員重要的案頭工具書。薩空了社長曾自豪地說:“我們完成了一件連封建帝王都未能完成的事業!”
萊比錫書籍設計藝術作品金質獎章
1959年,由薩一佛先生設計的《五體清文鑒》參加了第一屆全國書籍裝幀藝術展覽。展覽結束后主辦方將《五體清文鑒》等一批書籍選送參加同年在德國萊比錫舉辦的國際書籍藝術博覽會。以五種語言對照形式詮釋18000個詞條,廣博厚重的文化積淀配以富有中國特色的裝幀設計,《五體清文鑒》在向世界展示200多年前中華民族大家庭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鑒的同時,贏得國際出版界的一致好評,與《楚辭集注》等4種中國圖書榮獲書籍設計藝術作品金質獎章。這是新中國出版界首次在國際上獲獎,而《五體清文鑒》是新中國民族出版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部獲得國際獎項的圖書。這枚金質獎章被譽為民族出版社的“金”字招牌。
《五體清文鑒》中英文對照宣傳單
民族出版社1957年影印版書后所附之《有關<五體清文鑒>的一些歷史材料》,系時任民族出版社藏文室副主任的黃明信先生所寫。黃先生是著名的藏學家,直接參與了《五體清文鑒》的整理、影印工作,對《五體清文鑒》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研究。學界公認黃明信先生之言拉開了《五體清文鑒》研究的序幕。
著名藏學家 黃明信 (1917 - 2017)
黃明信先生認為:“這部書本身沒有序言,也沒有跋尾,我們在其他的書籍上也未查到有關它的記載,所以成書的年代和著者都沒有直接的材料可以引用。但是從內容看來,可以肯定它是由1771年完成的滿、漢兩種文字的《增訂清文鑒》發展而來的,僅僅加上蒙、藏兩文成為四體,再加維吾爾文成為五體而已。此外還有純滿文的《清文鑒》《滿蒙文鑒》和《三體清文鑒》三書,內容與本書雖有出入,但也有密切關系。因此,我們敘述一下《清文鑒》《兩體清文鑒》《三體清文鑒》和《四體清文鑒》的情況,就大體上可以看出這部《五體清文鑒》的編輯過程方面的一些情況?!?/span>
《五體清文鑒》
民族出版社
因民族出版社影印《五體清文鑒》時,將原書名中的“御制”兩字略去了,所以,黃明信先生在《有關<五體淸文鑒>的一些歷史材料》敘述中,將與《御制五體清文鑒》相關的《御制清文鑒》《御制兩體清文鑒》《御制三體清文鑒》和《御制四體清文鑒》中的“御制”兩字均略去。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實現大一統的朝代之一,各民族之間的交往日益密切,民族間的文化交流和影響也日益加深。為了鞏固統治地位、發展滿族文化、促進民族文化交流,清朝開始編纂各類雙語、多語對照辭書。
清朝歷代統治者很重視滿族傳統文化的傳承,提倡“國語騎射”,尤其強調滿語文的規范發展, 乾隆皇帝曾提出“騎射我朝根本”“清語尤為本務”??滴跏晁脑拢?674年4月),康熙帝諭示翰林院掌院學士傅達禮:“滿、漢文義照字翻譯可通用者甚多,后生子弟漸生差謬。爾任翰林院,可將滿語照漢文《字匯》發明,某字應如何應用,某字當某處用,集成一書,使有益于后學。此書不必太急,宜詳慎為之,務期永遠可傳,方為善也”。傅達禮得旨后著手組織編纂滿文辭書。不久傅達禮去世,康熙帝又派馬齊、馬爾漢等主持編纂??滴跛氖吣辏?708),一部收詞語12000余條280類的滿文辭書編纂完成,康熙親自審定并題名為《清文鑒》。這是清代首部官修的大型單語滿語辭典,之后編纂的“清文鑒”系列雙語及多語對照辭典《滿蒙文鑒》《增訂清文鑒》《三體清文鑒》《四體清文鑒》《五體清文鑒》均以此為參照。從《清文鑒》到《五體清文鑒》主要是為滿洲人學習滿語和其他民族語言使用,同時也為其他民族學習滿語提供參考。因此,最初是用滿文編寫,然后再用其他民族文字翻譯。這些辭典均由皇帝敕令編纂,所以,這個時期所編的分類辭典就叫“御制清文鑒”。所謂“兩體”“四體”“五體”,指“兩種文字”“四種文字”“五種文字”。
木刻藝術家、裝幀藝術家
薩一佛先生《五體清文鑒》設計手稿
《五體清文鑒》是清代多民族文化的集萃,也是清代實施“同文之盛”民族政策的有力旁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廣度和深度,在民族語言文化發展史及民族關系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五體清文鑒》作為清朝官方編修的分類辭書,在體現清朝統治者民族政策、文化政策的同時,也順應了多民族國家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從“一體”到“五體”的編纂的過程,反映了蒙古、漢、藏、維吾爾等民族與清政府關系的演進,顯示了多元文化在清朝鞏固“滿漢聯合”“滿蒙聯盟”政策、加強邊疆治理方面所發揮的積極作用?!扒逦蔫b”的編纂不但是規范滿語、傳承滿族文化的有效措施,也促進了清朝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鑒。《五體清文鑒》所收錄詞條包羅萬象,是清朝滿、藏、蒙古、維吾爾等民族語言和漢語言的詞庫,反映了當時的語言狀況和發展水平。其對所收各種語言的詞匯標有切音、對音,記錄了當時的讀音,為后世留存了珍貴的語音資料。多種語言詞匯對照,對研究滿、藏、蒙古、維吾爾、漢等民族的民族關系和語言的相互影響具有重要的學術參考價值。
《五體清文鑒》使用了當時中國主要的五種語言(有文字的),經各民族學者通力合作,編出了分類精細、內容豐富的曠世巨著,反映了200年前我們這個多民族國家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民族關系等面貌,在辭書編纂史上是一個創舉。參與編纂的人員,除了史書記載的朝廷官員,還有其他民族學者參與。以維吾爾文編寫者為例,其主要來自“回子學”畢業生,其中除了維吾爾族,還有滿族和漢族??梢哉f,《五體清文鑒》是多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清文鑒》將多民族語言文化融于一體,在選詞方面,不僅突出了滿族語言的精華,還收錄了大量漢語北方方言詞匯以及滿、蒙等借詞;在內容方面,無論是選詞還是釋義,都大量翻譯引用了儒家經典的詞匯和句子,同時收錄了“喇嘛” “經”等藏、梵語言宗教詞匯。辭書不但反映了滿、藏、蒙古、維吾爾、漢五個民族文化相互影響、相互借鑒,還使得多民族文化有了共同的載體和更有效的傳承途徑。
以史為鑒,可知興替。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承載著厚重的文化記憶,蘊含著民族團結進步的智慧和思想內涵。整理、出版《五體清文鑒》并對其內容和成書過程進行研究,讓這一反映中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古籍活起來、為新時代所用,對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促進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文字作者 | 曾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