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group id="qiheh"></optgroup>

  • <delect id="qiheh"></delect>
    <code id="qiheh"></code>
  • <span id="qiheh"></span>

    <ruby id="qiheh"><dl id="qiheh"></dl></ruby>

      <pre id="qiheh"><strong id="qiheh"></strong></pre>
      歡迎訪問民族出版社網站


      中國民族醫藥智慧 | 《蒙醫藥大典》

      來源:民族出版社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這個文化大家庭中五十六個民族的文化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歷經時間的洗滌,終而形成根深干壯、枝繁葉茂的蒼天大樹。


      作為中華文化家庭成員的蒙醫藥文化,不僅是蒙古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亦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蒙醫藥文化是蒙古民族獨具特色的生命理念和醫療技藝的集中體現,是蒙古學研究的重要領域。千百年來,蒙古族先人用蒙古語、藏語等語言文字編纂了許多珍貴的蒙醫藥文獻經典,推動著蒙醫藥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對于這些蒙醫藥文獻經典的研究,雖然從未間斷過,但有規模、成體系的研究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才開始的。1947年,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后,先后成立了幾家蒙醫藥醫療機構,推動蒙醫藥事業的初步發展。1955年,在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召開了首屆全區蒙醫藥工作者代表大會,會議決定大力培養蒙醫藥人才,同時在各級醫院設立蒙醫科。1956年,內蒙古中蒙醫研究所在呼和浩特市成立,研究所的主要工作職責就是整理、翻譯蒙醫藥文獻。蒙醫藥學逐漸成為一門現代學科。經過多年的發展,現今蒙醫藥學已經成為國際上引人注目的學科,在世界傳統醫學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圖片

      蒙醫藥學家占布拉·道爾吉(1792-1855)

      圖片來源:網絡



      蒙醫藥學是蒙古族在適應自然環境和與疾病作斗爭的實踐基礎上,通過不斷理論化、系統化創新發展而來的具有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雙重屬性的傳統醫藥學學科,在長期的疾病預防、健康保健、治療康復過程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醫藥理論體系。蒙醫認為,自然界是由五元(土、水、火、氣、空)組成的,人體內部則由三根(赫依、希拉、巴達干)七素(精微、血、肉、脂肪、骨、髓、精液)組成,三根七素在人體內平衡時,人體則健康,否則就會生病。外部有害誘因(主要是貪、嗔、癡等原因)導致人體的三根七素失去平衡,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疾病。蒙醫診斷方面,通過問、望、觸三個步驟,依據“診斷十據”,對病癥進行診斷;以治根為本,對癥辨證施治,這是蒙醫治療各種病癥必須遵循的原則。


      圖片

      《蒙藥正典》

      占布拉·道爾吉 著

      民族出版社(2006)



      經濟社會的發展,進一步推動了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和相互促進,特別是隨著 “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和黨的第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內蒙古自治區黨委高度重視蒙醫藥的繼承和發展,先后出臺了《內蒙古自治區蒙醫藥中醫藥條例》、《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扶持和促進蒙醫藥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決定》、《內蒙古自治區振興蒙醫藥行動計劃(2017—2025年)》等政策法規,同時采取了更多行之有效的促進蒙醫藥事業發展的具體措施,為自治區蒙醫藥事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經過政府及幾代蒙醫藥人長期不懈的努力,以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為主的蒙醫藥醫療機構,以內蒙古醫科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為主的蒙醫藥教學機構和以內蒙古國際蒙醫蒙藥博物館為代表的蒙醫蒙藥傳統文化機構相繼得以成立和發展,蒙醫藥學研究進入了更科學、更規范的快速發展道路,迎來了發展歷史上的又一個春天。


      圖片

      《蒙醫藥大典》

      主編:烏蘭 張紅霞 萬喜

      民族出版社?



      蒙醫藥的傳承和發展離不開歷代蒙醫藥學家的辛勤耕耘,他們編撰的大量蒙醫藥文獻被尊稱為“經卷圖書”,這些珍貴文獻通過寺廟醫學部典藏、蒙醫師徒傳承、大量圖書愛好者的收藏等方式流傳到今天。無論歲月如何變遷,蒙醫藥學家治病救人的初衷始終沒有改變,他們撰寫、翻譯、出版了多種語言文字的經卷圖書,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自 20 世紀 50 年代開始,相關學者們邊搜集出版、邊研究文獻,做了大量的基礎性工作。但由于種種原因,在一些翻譯、整理的文獻中、存在著或多或少的不足和遺憾。向廣大蒙醫藥工作者呈現一套比較系統、完整、原生的蒙醫藥典籍,成為新時代蒙醫藥研究者和出版工作者的神圣使命。鑒于此,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將整理編纂《蒙醫藥大典》作為蒙醫藥事業建設項目予以扶持。2012 年,民族出版社與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洽談合作,并于 2013 年將《蒙醫藥大典》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重點圖書出版項目。2019年,該套叢書獲得國家出版基金資助。


      圖片

      《蒙醫藥大典》(1-14卷)

      主編:烏蘭 張紅霞 萬喜

      民族出版社



      本套影印版《蒙醫藥大典》共9個系列,計劃出版100分卷。涵蓋蒙醫藥經典文獻、歷史文化、基礎理論、歷代蒙醫名家、飲食療法、起居護理、藥物方劑、療術臨床、名詞術語規范等領域,是叢書編纂委員會經過十余年的醞釀探討,以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所屬內蒙古國際蒙醫蒙藥博物館館藏文獻為基礎,以內蒙古醫科大學蒙醫藥博物館和錫林郭勒盟蒙醫醫院館藏圖書經卷、蒙醫藥文獻為補充擴展編撰而成的蒙醫藥經典大系。該大典還參考了從中國各省區和蒙古國、俄羅斯聯邦的布里亞特共和國和卡爾梅克共和國等世界各地收集到的以蒙古文、梵文、藏文、漢文等多文種書寫的蒙醫藥古籍文獻,完成了翻譯和名詞術語規范、目錄索引擬定和注釋解意等基礎性工作。


      圖片

      《蒙醫藥大典》(1-14卷)

      主編:烏蘭 張紅霞 萬喜

      民族出版社

      定價:1680.00 元



      《蒙醫藥大典》的編輯出版是內蒙古自治區蒙醫藥事業組織領導機構和廣大蒙醫藥研究者向中國共產黨建黨 100 周年敬獻的賀禮,相信也將對我國醫療外交和蒙醫藥全球化發展產生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希望本套叢書能夠助力我國民族傳統醫藥事業的持續發展,為新時代的健康中國建設凝心聚力、添磚加瓦。


      圖片

      《蒙醫藥大典》(1-14卷)

      主編:烏蘭 張紅霞 萬喜

      民族出版社








      聯系方式



      ? ? ? ??

      ? ? ? ? ?蒙古文編輯室:?? 010 - 58130062? ? ??

      ? ?蒙古文發行科:?? 010 - 58130904


      ? ?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和平里北街14號







      圖片







      回頂部

      美人禽杂交狂配
      <optgroup id="qiheh"></optgroup>

    1. <delect id="qiheh"></delect>
      <code id="qiheh"></code>
    2. <span id="qiheh"></span>

      <ruby id="qiheh"><dl id="qiheh"></dl></ruby>

        <pre id="qiheh"><strong id="qiheh"></strong></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