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民族出版社 『 刻石銘碑,這是中華民族的一大傳統。碑刻的內容如繁星耀空:或載錄重大事件,或紀念重要人物,或宣示褒貶榮辱,或錄存書畫文論……但有一種碑極為罕見,鐫刻的是眾多民族鐵石般的意志和信念?,F在,讓我們用力推開歷史厚重的大門,去西南邊地,尋找這樣一塊屹立在天地之間,也矗立在人們心靈之上的神奇石碑?!?/span> ? ? ? ? ? ? ? ? ? ? ? ? ? ?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學詮釋 | 長篇小說《剽牛立碑》出版發行
? 作者:吳仕民 策劃編輯:歐光明 責任編輯:楊蜀艷 特約編輯:阿依努爾·吐馬爾別克 出版發行:民族出版社 版次:2022年9月 第1版第1次印刷 開本:787*1092毫米 ?16開 字數:270千字 定價:62.00 元 書號:ISBN 978-7-105-16649-7/I·3144(漢2910) 1951年元旦,云南26個民族在普洱專區刻石銘碑,剽牛起誓:“我們二十六種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區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舉行了剽牛,喝了咒水,從此我們一心一德,團結到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誓為建設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奮斗!此誓?!薄敦馀A⒈芳慈〔挠谶@段真實的歷史,近日已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發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中國人民解放軍一支部隊躍馬揮刀,挺進西南邊陲,清剿國民黨殘留在大陸的特務、土匪,擊潰從緬甸入境的國民黨將軍李弭統轄的“云南反共救國軍”。解放軍指戰員進村入寨,爭取頭人,宣傳群眾,促團結合作,促發展進步。于是,一個足以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出現在彩云之南。各族代表剽牛起誓,喝下咒水,歃血飲盟,豎起了民族團結誓詞碑,又以忠誠和熱血守護了這座豐碑。這座記錄歷史、銘刻信念、凝聚真情的石碑,至今依然高高地聳立在普洱大地。 小說上部“碑可以立——天意”,講述了立碑的起因。新中國成立初期,解放軍指戰員張鈞山率部進入佤山,因橋頭獵殺一事結識了佤族頭人達勐等人。張鈞山等解放軍官兵克服重重困難,身體力行,凡事為百姓著想,贏得了達勐為首的各族群眾的認同和贊賞。1950年10月,各民族代表作為少數民族參觀團成員到北京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周年國慶盛典觀禮,歸來后,他們著手準備并在寧洱縣城剽牛起誓,豎起了一座民族團結誓詞碑。 下部“碑不能倒——人心”,講述了圍繞著誓詞碑所發生的故事。逃到境外的國民黨軍官張忠義與留在國內的特務朱青等人試圖破壞誓詞碑,極力挑撥群眾和解放軍的關系。達勐、巖邦、杜云良等人不為反動分子的威嚇利誘所動,熱血護衛團結誓詞碑,英雄在火焰中壯烈犧牲,但誓詞碑依然高高挺立,一如這片土地上26個民族團結向上的精神屹立不倒。 這是一部以民族學的視野寫成的帶有探索性的小說。小說呈現了邊地風情、英雄傳奇、一段歷史、一曲浩歌,是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學詮釋,也是邊疆多民族社會的歷史映像。它的出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文化意義。 作者:吳仕民 長期工作于國家民委,曾任國家民委副主任,熟悉并了解各民族的民俗風情。在大學時代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已出版長篇小說《鐵網銅鉤》《舊林故淵》《佛印禪師》《御窯重器》,發表中篇小說《瘋狂的摩托車輪》和一大批散文,有多篇散文獲獎。 跋 碑的直系先祖是豎石,它一出現便非同凡響,《儀禮·聘禮》有注:“宮必有碑,所以識日景引陰陽也?!笨梢?,豎石是古代宮中必有之物,承擔著重要的使命,用來辨識太陽的位置,確定時間的早晚。 有了文字以后,這種豎石的用途與名稱不斷演進。秦代稱作刻石,漢代稱作碑,成為了特殊的書寫載體。書寫的文字與石碑融為一體,則成為了具有豐贍內涵的精神和文化載體。?? 民族團結誓詞碑 幾乎所有的碑都和生命聯系著,因為無論是標記時間,還是載錄事件,或是悼念亡靈,無一不是在詮釋生命的過程和意義。石碑的功用和特質,得到了中華大地上各民族的認同和珍愛,因而成為了中華民族一個極富特點的文化現象、精神寄寓和物質存在。經歷過歷史的風雨,民族團結誓詞碑幾經遷址,但始終如高高的山峰,昂然挺立天地之間?,F在正矗立于云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的民族團結園中,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北京中央民族干部學院內,有一復制件傲然屹立,以堅硬的身軀和清晰的碑文,無聲地訴說著歷史,也昭示著未來。 ? 業務聯系 ? ???編輯業務 ? ? ? ? ? ? ? ? ? ??? 010-64228001? ? ? ? ? ? ? ? ?? ???批銷業務 ? ? ? ???民族出版社發行部 ? ? ??? 010-64224782? 15718860699 ???在線購買 微店 ??